滑翔伞理论知识之气象篇

发表时间:2022-06-16
1、大气压力代表单位面积上空气密度的分布,常用的单位为毫巴。
2、大气的总厚度约800公里。
3、我们飞行时关注的气象活动大多发生在对流层。
4、大气主要是由21%氧气和78%氮气构成。                                    
5、水蒸气大部分集中在对流层。
6、决定空气密度的三个要素温度、压力、湿度。
7、海拔高度越低,所承受的压力越大,气压越高
8、有日照时,物质吸收热量快慢的顺序是沙地、朝南的山坡、平地、朝北的山坡。
9、露点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到凝结点时的温度数值。
10、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我们称空气为饱和状态。
11、水在大气中的三种不同表现形态有液态、固态、气态。
12、水从固态转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蒸发。
13、出现不稳定现象提示信号有翻滚的云、高高升起的烟雾、良好的能见度、尘旋风。
14、在实际翱翔条件中,递减率导致密度、高度和空速的关系是每上升300米,密度下降4%,导致飞行空速增加2%。
15、云正在衰退的提示:云体较小部分首先消失,可能会改变云的外观,云会有些灰暗或发黄,边缘比较模糊。
16、地球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力是1013 hPa。
17、如果温度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我们称为正常的温度变化。
18、垂直温度梯度变化大约是每100米变化0.65°C。
19、暖空气能吸收比冷空气更多的水分。
20、航空上,风力和风向用海里和度表示。                                      
21、表示风 135/10 意思是东南风,风力10节。
22、导致空气的抬升主要原因有锋面移动、加热效应,山区地形、汇聚到一起的空气。
23、如果地表温度为82℉,露点温度为59.5℉,那么云底高度大约在1524米。
24、两种密度、温度、湿度不同的气团,互相接触时的介面称为锋面。
25、暖锋到来时的典型表现是会有雨云,开始是卷云,然后发展成卷层云,最后变成高层云和乱层云,同时伴随西风。
26、冷锋意思是冷气团进入暖气团的地盘时,在暖气团下面楔入。
27、锢囚锋的移动比较慢,从冷、暖锋的汇合点开始延伸,整个锋面都是雨区。
28、冷锋锋面过后,更适合热气流越野飞行。
29、下图中1号区域属于不建议飞行的危险区域。
30、暖锋过后雨变小或停止,但天空仍然多云,风会顺时针转向大约60度。
31、冷锋过后气温会明显下降,风会顺时针转向大约90度。
32、冷锋到来时,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不起飞,因为可能会有强风和阵风,以及地面的梯度风力!
33、冷锋到来前即使没有太阳,也会有不错的热气流飞行的条件。
34、如果你已经在空中飞行,看到有冷锋在靠近,那么找最近的安全场地尽快飞过去降落。
35、高压系统的特征有缓慢下沉的空气团,主要特征是云会逐渐消散, 气压高于1013 hPa。
36、下图中黑色的线称为等压线。
37、上图中各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疏离距离表示风速的大小。
38、风是大气压力差的结果。
39、风向总是从高压区到低压区的流动方向。
40、如果风从90°方向吹过来, 寻找起飞场的位置应该在东边山坡。
41、下图中,数字报告环境温度为64华氏度,露点为58华氏度,=表示天气状况为有雾,云量为多云,风向为东南风,风速每秒15节,右边黄色数字027表示海平面压力,单位:mb,mb=hpa。
42、通过云的形状,运动方向及速度,观察翻滚的树叶,鸟,远处的烟,包括滑翔伞转360度一圈等方式,都能获得风向和风速信息。
43、通过一些非常好的互联网天气网站或通过电话查询天气等途径,都能获得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
44、对一个特殊的飞行地区来说,获得天气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当地的飞行学校或本土飞行员。
45、飞行前应先了解当地的天气预报,并以平均气象为依据。
46、图中的英文字母为高气压H、低气压L。
47、海平面处的气压,通常约是1010毫巴。
48、UTC时间是指将360度分为24小时,每小时15度为一个时区。
49、华氏度和摄氏度的转换公式: ℃=(℉-32)/1.8。
50、北半球的高气压所在的空气是由上往下运动的,故气温会越来越高,所在地区天气会很好。
51、北半球的低气压所在的空气是由上往下运动的,故气温会越来越低,而形成雨和云。
52、低气压控制的区域内,天气表现为不稳定,多风雨和云雾。
53、性质相同的空气在一起时,称为气流。
54、若把气象图上等高线看成波浪线,其波锋处称为脊线。
55、若把气象图上等高线看成波浪线,其波谷处称为槽线。
56、冬天空气的密度比夏天高。
57、台风是热带性的低气压,风向呈逆时针旋转。
58、白天因为山顶水气少,受阳光照射后,温度上升比山谷快,所以空气产生对流,使得山谷的空气向上吹送,此现象称为谷风。
59、山脊傍晚下山风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冷热空气对流导致。
60、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流动所产生。
61、晚上因为山顶散热快,于是冷空气自山顶向山下吹,称为山风。
62、高度到达对流顶层后,一直在降低的空气温度可能会保持稳定(等温线)甚至出现升高(逆温)。如果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则被称为逆温。
63、一般而言,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渐增。
64、风寒效应是指,风速每秒增加1米,则气温下降1℃。
65、温度递减率是指一般而言当高度上升100米时,气温下降0.6℃时的比率。
66、气温在高空中是比较冷的,如果在某一高度有增温现象,导致该位置的温度比其下方的空气暖和时,称之为逆温层。
67、与滑翔伞飞行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积云。
68、积云的下方一定有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
69、飞行进入积云底下大约500米就可以感到明显的上升吸力。
70、雷雨云在逐渐形成时,应该远离它。
71、飞行不慎入云时,凭感觉继续飞行是错误做法,应朝较亮的地方尽快飞离,或用指北针或飞行仪表导航尽快飞离。
72、被吸入云层时,应采取熟悉的消高动作降低高度以确保安全。
73、在平原地形,飞行员可通过阵风间隔来判断热气泡加热脱升的时间,以利越野飞行。
74、热气泡产生后,在凹形山坡是最佳热气流收集器,如能配合适当风向更为理想。
75、当天气晴朗、空气比较乾燥、辐射能量比较强时,易形成热气流。
76、相对湿度越高,露点温度会升高。
77、下雨的第二日,如果日照强烈,山麓的树林、草原地的上空,会产生乱流。
78、地面因太阳的照射,而产生热气泡。
79、在低空逆温层或锋面的冷暖空气交界处,会形成风切乱流。
80、气流在局部性垂直上升、下降的作用中,有上升气流,就一定会产生补偿作用的下降气流称为对流乱流。
81、不论垂直或水平在同一区域内,任何二个不同方向的气流相遇,会产生风切乱流。
82、与滑翔伞有关的乱流有风切乱流、对流乱流、地形乱流、航迹乱流。
83、如果背风地形过于陡峭,急速下降的气流遇到地面折回,会形成所谓假风。
84、隘口效应是指隘口处风速强劲。
85、山岳的高度、斜度、宽度,以及山与山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山区气流的变化。
86、山脊乱流可由地形来判断,并防范于未然。
87、山的凹凸地形会改变风速及产生乱流。
88、乱流可由地形、风速、风向、云层、日照时间来判断。
89、翼端乱流对跟随后侧的飞行器,会有导致失速的可能。
90、障碍物乱流的强度取决于障碍物的类型,大小和形状,以及风的强度。
91、任何障碍物的背风区都会发生涡流,由于风向和风力的变化很不规则。
92、如果风速度小于 15公里/小时,不用担心,不会有大乱流。
93、当气团沿90°吹过比较平缓的山体上时会带来在上风区产生上升区。
94、有时候晚上也能找到微弱上升,是在山谷的中间。
95、随着热气流(干热空气)上升的空气变冷程度是每升高100米下降1℃。
96、风的发展变化和热气流发展变化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强风会带来许多小的热气流但是伴有阵风,微风只会带来部分热气流但是很大。
97、上升气流的结束在积云顶部。
98、良好而强烈的热气流伴随有垂直切变风和强乱流。
99、如果在大的热气流中停留时间过长你会被吸进云里。
100、飞近雷暴是是滑翔伞飞行员所能遇到的最大的危险情况之一。
101、雷暴有多种形式,包括锋面雷暴,热雷暴,山区雷暴。
102、如果受到雷暴影响即使是下沉率最大的极限动作都不能保证安全逃离!!
103、雷暴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能识别出来的危险阶段是有独特外型的大型积雨云。
104、在多数雷暴的危险阶段,会有极其猛烈的水平吹来的切变风,并且靠近地面有乱流。
105、90%的雷暴是每天天气预报都能预测的。
106、焚风效应是当风与障碍物垂直相遇时候,在每个大障碍物的后方都会发生。
107、焚风效应会在山体上风区带来很多云,焚风墙和降雨,会在山体背风区带来强乱流。
108、云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和高度。
109、从海平面算起的高度称之为绝对高度。
110、从起飞场到降落场算起的高度称之为相对高度。
111、高度越高,空气的密度也越低,滑翔伞的飞行空速会增加。
112、风速之大小与乱流的形成区域成正比。
113、在无风状态下,甲和乙的飞行空速均为35公里/小时,而高度分别为500米和1000米,乙的地速快于甲。
114、风吹过外形坡度良好的山时,山前会有山脊气流,山后有乱流。
115、强烈的热气流,其外侧是强烈下降区。
116、不容易产生热气泡的地方是河流、湖面、树林、背阳坡。
117、容易产生热气泡的地方是柏油路、岩石、屋顶、砂砾地、刚犁过田地、停车场。